增碳剂究竟氮含量多少为好?怎样区分?
现在国内大量铸造企业在做合成铸铁,在炼钢铸造生产过程中,铸造用增碳剂是不可缺少的材料,随着市场压力的到来,厂家寻求的是在节省资源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益。因此,废钢+增碳剂工艺就营运而生。而国内目前没有铸造使用增碳剂的标准,增碳剂究竟氮含量多少为好?以上就是专家给出使用石油焦增碳剂的三点建议的全部内容,石油焦增碳剂属于外加炼钢、炼铁增碳的原料。怎么区分?很多增碳剂供应商都没有详细标定氮含量。
石油焦增碳剂,铸造增碳剂氮含量怎么区分,近和国内增碳剂供应商询查,如果铸造铸铁用增碳剂按原材料分有以下几种:
1、煤质增碳剂,(包括煤、有烟煤)依据煤的品质不同,生产出的氮含量不同。煤增碳剂氮含量一般在2000-7000PPM,即0.2-0.7%之间。
2、煅烧石油焦增碳剂,其因为没有经过高温煅烧,可能煅烧温度偏低,时间偏短。氮含量一般在1000PPM左右,硫含量也高。在白纸上无法画出清晰的痕迹。
3、质量较好的高温煅烧煅后石油焦增碳剂,氮含量在300-500PPM,煅烧温度在2000度以上硫比前者低很多,在白纸上可以留下清楚痕迹。
4、质量的石墨化石油焦增碳剂,氮含量在100PPM。硫比前者更低。在白纸上可以留下清晰痕迹,手感舒适,就像6B铅笔一样。
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石墨柱状增碳剂,以石墨粉加粘结剂,通过挤压成圆柱颗粒的柱状 铸造石墨低硫低氮增碳剂。这种增碳剂因为碳都以石墨形态出现,炉内吸收特别好,与上述高温煅烧石油焦几乎一样,价格在5千元左右。应当首先知道旧砂中有效煤粉残留量,才能计算出配制型砂中煤粉的补加量。目前铸造工作者普遍认为这种铸造用柱状增碳剂,硫低,氮含量也低。
增碳剂在整个钢铁冶炼中的重要意义有哪些
增碳剂是钢铁冶炼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,它的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铁矿石的使用量,同时增加了废钢、废铁的使用量,降低的生产成本,节省了资源。
碳和硫是决定钢材规格的质量的重要元素,碳含量高于1.7%以上的铁制品叫铸铁,低于1.7%的铁制口叫钢,把碳含量高于0.6%的钢叫高碳钢,碳含量在0.25-0.6%之间的钢叫中碳钢,碳含量小于0.25%的钢叫低碳钢,碳含量小于0.04%的叫工业纯铁。碳对钢铁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,随着碳含量的增加,钢的硬度和强度也会提高,但是塑性和韧性却在下降,反之碳的含量减少,其硬度和强度也在下降,而韧性和塑性就会增加。在炼钢铸造过程中,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,有时造成钢或铁中碳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,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,因此增碳剂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铁液质量的好坏,也决定了能否获得好的石墨化效果。
硫会恶化钢铁的质量,降低钢材的力学性能入耐蚀性和可焊性。特别是钢中的硫,若以硫化铁的状态存在,因为它的熔点低,会引起钢的热脆现象,即热变形,高温工作时会产生裂纹,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。所以钢中的硫含量越低越好。普通钢中的硫含量要小于0.05%,工具钢中的硫含量要小于0.045%,而钢中的硫含量要小于0.02%。5、避免增碳剂卷入炉渣增碳剂如被卷入炉渣中,就不能与铁液接触,当然会严重影响增碳效果。鉴于碳硫含量对钢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作用,因此检测钢铁中的碳硫含量,钢铁中的碳硫无素在高温下通氧燃烧。均能转化为气体,这就是燃烧法分析碳硫的基础。
焦油增碳剂使用焦油增碳剂的一些建议:
1.使用5吨以上的电炉,原料单一稳定,我们推荐分散加入法。根据含碳量的要求按配料比,将增碳剂与金属炉料随各批料一同加入电炉中下部位。增碳剂在熔化时不要打渣,否则易裹在废渣里,影响碳的吸收。
2.使用3吨左右中频感应电炉,原料单一稳定,我们推荐集中加入法。在炉内先熔化或剩余少量铁水时,将需配加的增碳剂一次性加在铁水表面,并立即加金属炉料,将增碳剂全部压入铁水中,使增碳剂与铁水充分接触。
3.使用小型中频电炉,原料夹有生铁等高碳物质的,我们推荐增碳剂微调。钢/铁水熔化后,调整碳分,可以加在钢/铁水表面,通过电炉熔炼时钢/铁水的涡流搅拌或人工搅拌使本产品溶解吸收。增碳剂的原料有很多种石油焦,煤等,生产工艺也各异。并非市面上说采用石墨经压制成型,这种生产方式需要添加过多的粘结剂成型,含碳量一般达不到增碳剂的要求。增碳剂加入量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相同的条件下,铁液中碳的饱和浓度一定。压制后的石墨粉,因为是固体块状,没有多孔隙结构,所以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不如煅烧、焙烧成型的增碳剂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石墨化增碳剂公司的贝森特材料于2025/5/3 7:00:1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nanchang.mf1288.com/wxbeis2018-2859511316.html